白河 [切换站点]
热门站点
白河圈子
同城头条  >  本地  >  白河:“农旅+研学”助推乡村振兴
白河:“农旅+研学”助推乡村振兴
2022年06月01日 16:00   浏览:526   来源:白河人


初夏的风,掠过金色的田地掀起层层麦浪,送来新麦的清香。白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党支部与白河县幼儿园党支部联合组成的研学团在“小满”之际走进麦田,体验割麦禾、扎麦秆,躬行农耕劳作,用实际行动倡导“爱粮惜粮节粮”的良好风尚。

近年来,在白河像这样的研学之旅俨然成为乡村产业振兴农旅融合的“新干线”,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集中力量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为进一步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打造集旅游观光、教育科普和农事体验于一体,“旅游+研学”、“旅游+农业”、“旅游+产业”的新业态。

图片

伴随着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之际,白河县茅坪镇五峰研学基地和仓上镇天宝研学基地格外热闹非凡,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周边市县各地中小学生快乐的研学之旅。

茶叶怎么采摘的?一片片绿叶又如何变成一杯清香宜人的绿茶?在茅坪镇田湾村的五峰茶叶现代农业园区里,学生们在老师和茶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腰挎竹篓,在苍翠的茶园里体验采茶生活,探索自然科学。通过观察茶叶形态、了解茶树生长习性、学习采茶技艺、体验“三炒三揉”制茶过程、感悟中华茶文化等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快乐,更多体验到了农事的艰辛与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图片

园区负责人汤海告诉记者,现在研学市场特别火爆,他的园区拥有茶园4000余亩,自从今年正式挂牌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基地以来,每周都要接待至少一个研学团队,家长和学校非常看重劳动教育和体验。截至目前,园区接待全县中小学研学游3000余人次。

“营养钵、好处多,变晚播为早播。三分肥、七分土,混拌均匀一堆一窝,杵三下,踹一脚,一脚踹出两个坨,一个坨里一个窝,一个窝里放一颗,搭上拱覆上膜,七片叶子移上坡。”在仓上镇天宝研学基地玉米营养钵制作现场,农业园区里的农技人员正为来自卡子镇小学的师生们讲解玉米营养钵栽培技术,除了学习营养钵种植技术,学生们还纷纷拿起锄头在地里体验传统农事“种玉米”,挖窝,下种,施肥,盖土,一气呵成!

图片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很多家庭慢慢淡离了传统农业,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没有机会接触农活,通过农事体验,带着学生们认识农耕器具、感受农业生产、学习农业知识,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寓学于乐。”天宝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经理王友兵感慨的说,“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走入田间地头,体验劳作之辛苦,分享丰收之喜悦,农业研学之路必将越来越宽广。”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研学游”如今已成为一个热词。白河越来越多现代农业园区、合作社等,借旅游之势,以农旅为媒,打造农业研学基地,撬动“研学旅游”市场“大蛋糕”,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开辟出一条以特色农业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振兴“新干线”,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旅增色,构建出生态美、农业美、生活美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图片

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对记者说,发展休闲农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推动农村实现产业融合、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是群众致富增收的“金扁担”,是促进乡村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重要选择。研学游给我县的休闲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延伸和拉长了农业园区的产业链,大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宽了增收渠道,让农业“有干头、有赚头、有奔头、有念头”。

作者:曾敏
—END—
主编:汪银春
责编:刘 川


头条号
白河人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