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太谢谢你了,我们都以为人去世了,我们这些钱都没有着落了,多亏了你们,你们辛苦了。”一群农民工围着刘法官说道。
“法官,我们也要谢谢你,我丈夫意外去世了,我们家庭确实困难,谢谢你耐心的调解,我们一定会按时履行的。”被告王某也向刘法官说道。
原来,秦某等7人跟随刘某一起到西安、临潼等地辗转务工,后刘某因病于2021年年底去世,但是刘某生前尚欠秦某等7人合计10万余元劳务工资未支付。秦某等7人向刘某的妻子王某主张权利时,王某表示其不知情。万般无奈之下秦某等7人将刘某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妻子王某、母亲柯某及三子女起诉至人民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了解到刘某的母亲柯某已经70多岁,次子和幼女尚未成年,长子虽已成年,但是也才毕业参加工作,妻子王某常年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五被告均不清楚王某在外的情况。鉴于此,办案法官并不是简单直接地组织双方调解,而是选择先开庭,通过庭审查明案件事实。开庭查明案件事实后,承办法官又向双方当事人释明了被继承人债务承担的相关法律规定。在组织调解时,承办法官以查明的案件事实“面对面”加“背对背”地做工作,通过耐心做工作,原告等7人了解了五被告目前的困境、现状及王某也未留有足够遗产的实际情况,均同意在原诉请的工资金额基础上减一半。被告王某表示通过法庭查明的情况来看,7位原告的主张属实,同意由她和长子在2022年9月3日前还款,柯某年迈和另外两个孩子还未成年,不承担还款责任。原告秦某等7人均同意。至此,历时约7个半小时的庭审以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而圆满结束。
白河法院历来重视涉农民工资等民生案件,处理该类案件时,一方面开通绿色通道,提高办案效率,减轻当事人诉累;另一方面,坚持以案件事实为基础,将调解贯穿诉讼全过程。
作者/赵 莉
审核/杨祥军
编辑/梅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