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 [切换站点]
热门站点
白河圈子
同城头条  >  本地  >  仓上镇:“数字化”赋能乡村发展提质加速
仓上镇:“数字化”赋能乡村发展提质加速
2022年08月19日 07:00   浏览:545   来源:白河人


“老秦,我到水厂了,你能看到吗?”

“看到了,你把清水阀先关一下!”

“好,我知道了!”

8月2日上午,仓上镇供水公司外勤张师傅照例到韩家沟水厂察看设备运行状况,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可以直接通过安装在水厂的监控音柱与公司经理视频通话,汇报清洁维修情况,接收水质监测指令。

图片

仓上镇有引水源点83处,其中大型供水厂12个,分布在各村山上,平常检测维修一个人两天才能跑完。现在,公司管理人员通过监控视频,就能监测到水质清浊变化,水源是否充足和有无人畜损害污染等,还可以通过音柱进行通话,了解更多信息。“以前只听说‘数字化’,现在用了才晓得这技术简直是无所不能!”供水公司经理秦维平说,现在在电脑或手机上就能看到每个水厂的运行实况,管理起来方便多了。

这样的“无距离”便捷效率,源于仓上镇“数字乡村”平台的一套数字化网络系统和设施。2022年,中央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积极做好试点村、镇配套设施工作,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仓上镇创新“媒体+数字电视”模式,升级数字乡村智慧服务平台,充分运用人工智能、5G传输、线上直播等新技术,构建“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融媒传播体系,打造对外展示窗口、交流互动平台、“四力”教育基地和多渠道宣传矩阵。

图片

“数字乡村”平台上线后,镇成立融媒工作站与县融媒体中心密切对接,联动贯通,紧扣“传递基层声音、讲好群众故事、做好‘三农’服务、促进乡村振兴”四项任务,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精准对接引导,让宣传触角延伸到户到人,有效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对于大多数不会用智能手机,接受外界信息少的老年群体,“数字乡村”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仓上镇电信网络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六十三,这些用户只需打开电视,点击仓上镇“数字乡村”智慧平台,就能看到仓上之游、仓上之窗、仓上之声、仓上风采、政策汇编等板块信息,既直观真实,贴近生活,又能了解家乡的新生事物和发展变化。

图片

“点击数字平台中的政务公开界面,浏览仓上快讯、仓上融媒、“四百”工程、仓上特产等栏目,新闻时讯、务工信息、旅游特产各类信息一目了然。”裴家社区支部书记熊祖元每天晚上看一遍“数字乡村”平台上发布的政策时讯,第二天就感觉工作思路更加清晰。

图片

红花村秦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黄牛养殖为主的养殖企业,女主人周家琴以前就利用线上直播把牛肉销往外地,但因信息受众有限,销售量并没达到预期目标,而“数字乡村”平台让周家琴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以后,我的信息会更灵通,直销路子会更宽畅,我想开通漫直播,把黄牛肉和当地有特色的农副产品更多的卖出去。”周家琴坦言,“数字乡村”平台将为自己的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曾经很多人以为数字化、信息化跟“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其实数字乡村早已融于乡村治理、产业振兴的各个领域,改变着老百姓的点点滴滴。从互联网到物联网再到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让农业农村农民与城市的联通无限接近,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数字化的作用下已逐渐打破最后瓶颈。

图片

实际运用中,“数字乡村”平台还有太多的功能,可根据需要开发配置。据镇长胡世杰介绍,“数字乡村”平台已在全镇各个交叉路口、街道和集中院落安装了219个联网探头,成为守护平安乡村的“眼睛”,还将在每条河道、滑坡监测重点地段安装监控和音柱设备。这样,河道上游有汛情或监测点可能出现险情,通过手机或电脑看得清清楚楚,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并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平台系统还广泛应用于平安乡村建设、紧急视频会议、产业大户线上促销帮扶等,在农业生产信息化、乡村治理信息化、经营信息化、服务信息化多方面发挥不可代替的智能作用。

图片

“我们创建‘数字乡村’智慧平台,目标就是打通基层宣传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乡村振兴的魅力与动能!”仓上镇党委书记文永超说。


作者:李玖国 朱明富


头条号
白河人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