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建华,女,现年40岁,中共党员。自99年8月分配至城关镇小学任教以来,她始终以“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为人生信条,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踏实敬业,朴实正直,用诚心做事,用真情育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守望,虽忙碌却充实,虽辛苦却坚定!
01
尽心从教,善做学生的“大先生”
她热爱语文教学,在教学中认真阅读教学目标,刻苦钻研教材,依己之长,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认真备课,精心制作课件,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课中努力探寻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采用分组合作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法,注重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对书本知识、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的习惯,她的课堂轻松愉快,学生兴趣浓厚,师生共同享受着成长进步的喜悦。她积极主动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多次执教示范课、研讨课,不断反思,勤写论文心得,她撰写的《让“活动”引领低年级学生学古诗词》等10余篇论文,《乌鸦喝水》、《猫》等多篇教学设计在省级评选中获奖。
习总书记说: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在教育学生上,她放下“教师权威”的架子,实行民主管理,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对学生严而有爱,从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常常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课上多提问、多巡视,课下多辅导、多谈心,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她出色的教育教学工作赢得了师生和家长的尊重与信任,曾多次荣获“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党员”、“学生最爱戴的教师”等荣誉称号。
02
细心服务,甘为学生的“勤杂兵”
2015年3月,她走上了后勤财务岗位,从教书到后勤工作真是“隔行如隔山”,面对陌生而又繁琐的财会业务,生疏而又复杂的软件系统,费力而又杂乱的后勤事务……她不止一次的在心里打“退堂鼓”,可当时恰逢白河县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初验的关键时刻,学校正处于迎检的重要关头,她怎能拈轻怕重?7年来,她虔心向兄弟学校的同行请教,多读财经法规和政策文件,加班加点熟悉和处理劳资及报账业务,用心分析填报数据,细心整理报表,及时为师生解决困难,耐心为退休教师做好答疑,严格依照法规政策做好学校经费的收支管理工作,做好校长的助手,搞好学校的后勤服务,从未耽误各类数据与表册的填报审批工作。回顾这几年的工作经历,她笑着说:“有风有雨有阳光,有汗有泪有欢笑。”
03
潜心教研,力做课改的“牵头人”
作为学校的教研主任,她自觉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主动协助教学副校长搞好教学常规管理,牵头组织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每年秋季开学抓牢抓实教师校本培训,从示范课到过关课,她坚持深入课堂听评课,与老师们交流研讨教学困惑,总结教学经验,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新的教学工作。周四集体备课研讨日,只要没有外出办业务,她与年级组的语文老师一起研读教材,讨论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案,落实落细“一三一”集体备课制度。自2018年秋开始,学校着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她作为美术组负责人,带领老师们一起听课——研讨——实践,经过反复验证修改,拟定了适合校情的美术造型课与设计课的教学模式,现已在学校推广。为落实教体和科技局发起的“口语交际教学”、“新时期四项专题”、“体验式作文教学”等主题研修,她与语文骨干教师们一起商定研修方案,创新研修活动形式,并与老师们一起不厌其烦的听课、诊课、磨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力争在研修中反思,在研修中成长。付出终有收获,我校的《研口语交际,修教学内功》主题研修活动经验在全县交流;我校的《立足校情抓常规,落实研修促成长》课题研修经验在“安康市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交流会”上进行交流。她积极参与并主持《小学低段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小学“金扣子美德储蓄”德育模式实践研究》等多个省市县级各学科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
04
诚心帮扶,乐当青教的“引路灯”
“青蓝工程”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她切实履行自己的帮扶职责,根据不同老师的特长,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徒计划,主动与年轻教师沟通,了解她们的需求,指导语文学习业务,耐心帮助她们进行课改,解决教学上的疑难,弥补教学方法上的不足,疏通她们心理上的障碍,使她们能够较快进步,安心工作。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新的使命鞭策着她,新的目标激励着她,她将牢守“四心”,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继续忙碌着,成长着,快乐着……
总编:胡承芬
责编:余荣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