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几何时
儿时山上常见的老鹰捉小鸡、
黄鼠狼拖鸡的情景再也见不到了
春天刚过
各种颜色的鸟儿在树林中追逐嬉戏
叽叽喳喳吵闹的场景亦不复存在了
行走在山间小路
不时有各种大蛇在面前一驰而过的画面,
现在几年偶尔会遇到一次
各类珍稀的野生动物不断减少,
逐步退出现有的生存环境,
另栖它处或濒临灭绝
珍稀野生动物救治行动集锦
1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
2016年11月21日,白河县城关镇居民裴为兵与朋友在汉江边捡石头时发现一只受伤的鸟,经农林科技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勘验,经勘验人员初步勘验,证实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该种鸟类在白河属首次发现,实属罕见。


据了解,中华秋沙鸭与朱鹮同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它是第三纪冰川期后存活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是我国特产稀有鸟类,数量极其稀少,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稀有种类,还被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级保育类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2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
2019年4月25日18时,白河县麻虎镇派出所接到报警,辖区兴坪村村民夏某当日下午在地里干农活时捡到一只形似老鹰的大鸟,当时已疑似受伤,经林业部门初步鉴定该鸟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因腿部受伤,已被送往专业机构精心治疗。

3
陕西省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小麂
2019年5月17日,白河县仓上镇马庄村6组村民赵龙海在树林里发现一只因腿部受伤无法行动的野生小动物,小动物身上长有不少白色斑点,形似“梅花鹿”,便把它抱回家买了奶粉和奶瓶进行喂养救助,还搭了窝给它养伤,专业人员根据该动物的头部、面部、毛皮和形体特征鉴别认定:这只受伤的小动物就是陕西省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小麂,因为只有幼麂的身体上才会分布白色斑点,成年以后斑点逐渐消失,所以大家误认为这是一只野生梅花鹿。



4
国家保护野生动物——黄苇鳽
2019年6月5日18时许,白河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接群众报称:在城关镇争气桥头附近的河滩上发现了一只国家保护的鸟类,后经林业部门初步鉴定该鸟为黄苇鳽,属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之一,也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

5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
2019年10月29日上午,白河县林业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办公室接到麻虎镇一姚姓村民电话,称在麻虎学校附近山坡上发现一只受伤的鸟类,目前在自己家里养伤,技术干部鉴定,这只受伤的鸟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类,也是中国特有鸟种,该物种分布的核心区域在中国甘肃和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

6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隼雕
2020年5月14日,有热心群众路过白河县麻虎镇南沟村某村民家时,在其鸡圈发现一只受伤的大雕无法飞出并报警,经鸟类专家初步鉴定,该大型猛禽是一只隼形目鹰科的鸟类,认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隼雕,目前已按照市天然林保护中心专家的建议送往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瀛湖鸟语苑),由专业兽医进行治疗。5月17日,陕西师范大学于晓平教授一行深入麻虎镇白腹隼雕发现地进行了深入调查,确定5月14日我县救助的白腹隼雕属陕西省境内首次发现,并再次发现白腹隼雕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在空中盘旋。经过专家确认,这两类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猛禽已经在我县安家落户,这次发现的白腹隼雕为陕西省鸟类大家族又增添一个新成员。




7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
2020年4月26日,一只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朱鹮惊现在汉阴县双河口镇龙垭村,经过众人齐心协力抢救,这只朱鹮移交给县林业部门,由县林业部门送往宁陕县朱鹮野化放飞基地做进一步治疗。

近年来
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持续推进
白河县森林覆盖率
已从十一五46.3%增长到目前的63.64%
良好的生态环境
非常适合野生动物的生存
同时政府部门高度重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工作
持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保护宣传
广大群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
仅2019年
白河县先后救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1只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4只
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小麂1只
黄苇鳽、黑苇鳽、蓝山雀、三趾鹑、
池鹭等省重点保护鸟类5只并放归大自然
最近更是连难得一见的野生猕猴
也在白河连续出没
在安康市多地都发现国家一级
或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
中华沙秋鸭、金雕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等
种种迹象标明
安康的生态自然环境逐步好转
珍稀野生动物正在回归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一键关注顺哥说事,也可长按二维码或者微信搜一搜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