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 [切换站点]
热门站点
白河圈子
同城头条  >  本地  >  白河仓上:三问三解促帮扶 搬迁致富有保障
白河仓上:三问三解促帮扶 搬迁致富有保障
2020年05月25日 17:39   浏览:1466   来源:微白河

   “这场招聘会对我们企业来说,非常有意义,一是为搬迁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二是解决了企业复工复产后用工问题,非常感谢政府为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江之南毛绒玩具厂老板王加洪在“人岗对接”招聘会上高兴地说。

  “安居必先乐业”。为应对疫情冲击,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及农民工群体的就业服务,真正让他们“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逐步能致富”。5月23日,仓上镇在红花社区举办了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三问三解三促进”后续帮扶人岗精准对接招聘会,为用工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了对接平台。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仓上镇旅游开发公司、劳务公司、农业产业园、社区工厂等38家用人企业,现场为求职者提供400余份就业岗位,吸引400多名未就业劳动力前来应聘,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近300人,其中贫困人口签约达150余名。

  “今天,我找到了一份非常合适的工作,上班地点就在咱们社区的江之南毛绒玩具厂,只需要几分钟的路程,很方便。以后,我不仅能安心照顾孩子上学,还能自己赚钱!”红花社区居民陶克红笑着说道。今年46岁的陶克红原是东庄村六组村民,2018年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迁至红花社区,此次招聘会帮她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他们搬迁的后顾之忧。

  裴家村村民朱芳隆也是众多求职者中的一名,此前她和丈夫两人一直在福建足部按摩店上班,受年初疫情影响,朱芳隆未能外出务工。这次招聘会,她如愿的和林邦木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就业意向,上班的工厂就在河对面,离家只有300米远,每月工资两千多元,对朱芳隆来说,工作和家庭两者都能很好地兼顾。

  2016年以来,仓上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4家社区工厂、3家工业企业、20余家农业市场主体,已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大部分搬迁群众都已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梦想。“今后我们还会在社区设立就业推荐岗,凡是未实现就业的、有就业需求的,可以继续到社区咨询,我们将会把未就业群众一对一的推荐到相应的用人单位,确保每一个搬迁家庭中的劳动人口都有事做,有班上。”镇党委书记王永重介绍说。

  近年来,仓上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221户3972人,陕南移民搬迁1920户5863人,全镇共建成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帮扶问题,镇村及社区干部通过入户“问需、问计、问效”广泛听取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及时掌握群众所需、所想、所要、所盼。在摸排遍访中,发放征求意见建议共3000余份,征求到意见建议200余条,了解到群众困难200余个,通过普遍建立“三单一卡”,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职业技能培训、人岗精准对接就业等方式,积极寻求破解搬迁群众在新环境下的“忧、困、疑”发展难题,努力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天,红花社区支部、居委会和监督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新社区将按照“社区管理房和人、原籍管理地和林”的原则,对新居住地的贫困搬迁群众子女就学、医疗保障、治安管理、就业服务等需求提供优质服务。以后,原籍群众不用回老家,要办的事直接在家门口办理。

  今后,红花社区将继续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办法,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居民自治体系,有效地开展村务公开管理,推进易地搬迁群众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引导搬迁群众适应新环境,培育新习惯,让搬迁群众的“心”真正搬进新社区,快速融入新生活。

作者:朱明富 黄菲  照片:刘淑雅

END

主编:杨宗发丨副主编:汪银春
责编:李清泉
头条号
微白河
介绍
分享白河每天发生的新鲜事,推介白河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和自然风光。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