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 [切换站点]
热门站点
白河圈子
同城头条  >  本地  >  【我的帮扶手记】魏娜:心系群众显担当 乡村振兴添力量
【我的帮扶手记】魏娜:心系群众显担当 乡村振兴添力量
2022年10月26日 19:30   浏览:614   来源:白河人







编者按

为展现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敢担当、善作为的良好形象。全面反映他们助推我县乡村振兴的生动事迹、特色做法和工作成效,白河先锋现开设【我的帮扶手记】专栏,旨在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在一线担当作为、比学赶超,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图片



图片


今天
我们一起走进城关镇安福村
   倾听第一书记魏娜的故事!


图片

安福村位于城关镇西南部,辖11个村民小组683户2129人,建档立卡脱贫人口291户907人。虽隶属城关镇,但距离县城15公里,相对偏远,与其他兄弟村相比,发展缓慢。

图片

2021年8月,我接到局党组工作安排,去安福村驻村。对于生于城市、长于城市的我来说,驻村生活是陌生的,也是一个巨大的全新的挑战。然而,定点帮扶,第一书记驻村,是使命担当,也是政治担当。我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在有限的驻村时间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群众带来无限的希望。




真情帮扶“暖民心”








刚到村上,情况不熟悉,老百姓也不认识我,入户了解情况村民们不配合,经常受些冤枉气。面对现状,我抛下思想包袱,迅速进入角色,积极了解村情掌握民意,吃住在村,逐户上门走访,了解村民们的生活情况和主要经济来源以及种养殖情况,整理建立民情民意档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与驻村工作队制定了村产业规划,因户施策,根据各户自身发展条件以及乡村振兴时间的要求,结合工作标准,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安福村实际的乡村振兴工作新路子。

图片

2021年主汛期,考虑到安福村村民房屋大多依山而建,易滑坡地段多,且村民防范意识差,为有效保障村民安全度汛,我带领工作队挨家挨户察看,并宣传防汛撤离避险知识。8月30日一大早,在滑坡现场,发现山体裂缝变宽,不断有碎石掉落下来,意识到危险随时可能发生,我立即组织村干部联络邻近村民进行转移,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4户12人成功转移,前脚刚刚把最后一户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只听见“轰”的一声响,半数山体直线下滑,山体下方的土地、庄稼、林草植物全部淹没其中。与自然灾害的争分夺秒中,我们保障了群众的生命安全,挽救了群众的财产损失,自此,我与群众的心又更近了一步。

图片





改变旧貌“换新颜”








驻村之初,在了解了村上一些实际困难之后,我和驻村工作队员深入全村所有村民小组,把每组饮水、通电、通路等基础设施现状汇集整理,在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讨论后,将本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形成报告,专题向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及帮扶部门进行汇报,争取到原单位和一些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推动2条通组路以及3条产业路项目开工建设。

图片

为切实改善贫困村民住房条件,清退区域所有危房,我反复到村民家里耐心地讲解农村危房改造、安置房建设标准、迁居宜居等相关政策,为村民答疑释惑,累计完成农户危房改造14户。为破解供水和饮水安全难题,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我与相关部门开展安全饮水核查工作,通过现场询问和实地查看等方式,走遍了安福村的每个山头,制定出解决饮水问题方案。今年以来,新建农村安全饮水项目2处,确保了安福村饮水安全。

截至目前,先后扶持安福村修建村级活动场所1处,完成路灯安装180盏,建成了安福村农村互助幸福院,新建公厕3个,购买垃圾车1辆,投放垃圾箱20个,成立了安福村芳华文艺社团,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党建引领“产业兴”









到村后,我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以“四位一体”干部管理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带领村级班子参观学习规范化党支部建设,同时灵活运用“党支部+”产业发展模式,以现有的木瓜、牡丹特色观光园区为依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民宿旅游业。选择在本村最为偏远的1组打造樱花红枫观光大道、樱桃采摘园、特色民宿等为一体的农旅生态示范园区,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今年5月,悦茗香开发有限公司花椒酱正式大批次投产,整洁干净的社区厂房替代原来的老旧生产模式,村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到社区工厂上班,不耽误日常种地、照顾老人孩子,项目很快吸引了20多名村民的积极参与,累计增收5万余元。与此同时,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外出参观学习、举办种植技术培训会、发放产业奖补等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村民们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图片

任第一书记一年多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组织期盼、群众期望还有很大差距。下一步,我将向身边优秀学习,进一步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第一书记”履职尽责能力,推动安福村发展更快、群众更满意!

图片
图片
图片


头条号
白河人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