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 [切换站点]
热门站点
白河圈子
同城头条  >  生活  >  高考“状元”等于科举状元吗?
高考“状元”等于科举状元吗?
2019年09月29日 14:36   浏览:134   来源:白河圈子

高考”状元”等于科举状元吗?



现今人们习惯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成绩头名者,称高考“状元”,有高考全国“状元”、省“状元”乃至市县“状元”,高考文科“状元”、理科“状元”,等等。哪高考“状元”等于封建科举考试的状元吗?要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回顾封建科举考试制度和新中国成立后的高考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在秦朝以前,采用分封世袭制度选拔任用士,即人才。两汉时期,用察举、征辟等制度选拔任用人才。察举又称“荐举”,即由公卿、列侯和郡国守相通过考察,把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经适当考核后授予官职。由各州推荐的人才称秀才,由各郡推荐的人才称孝廉。汉武帝时,又开始推行征辟制度选拨官吏,皇帝征召称“召”,官府征召称“辟”。魏晋南北朝时,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拨官吏,即按家世、状(道德状况)将人才评定为九个等级。如此,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非世家大族不能做官的状况。

隋统一中国后,为扩大巩固封建统治阶级基础,隋大业元年(605)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取士(故名科举)方法选拨官吏,让士族、寒门通过考试也能做官。由此,创立了封建科举制度,后续朝代延用并完善成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科举制度至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废止,历时1300年。明清时,科举制度基本固定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4级考试。

童试(童子试):3年举行2次,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县试考官为知县,府试考官为知府,院试考官为学政。童试合格者录取为生员(秀才),无做官资格,可进县儒学、府(州)儒学读书,又称庠生。生员中成绩最好者称廪生,由官府按月发给粮食补助生活;次者称增生,官府不发粮食补助;刚考取入学附学称附生。同时,每年或两三年,各府(州)学、县学可送选少量成绩品行优异的庠生,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称岁贡生。白河县儒学创建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在县文庙处。明清历任白河知县都在县儒学前亲手植柏,以示重视。清朝时,白河儒县学每2年选送岁贡生1名入国子监。国子监是明清时的全国最高学府,学生来源一是岁贡生和副贡生;二是荫生(靠父祖做官或有大功入监),也称荫监;三是清后期的例监(捐监)生,即用钱捐的。

乡试:每3年1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全省科举考试,生员(秀才)才能参加。乡试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称乡闱,考期在8月,也称秋闱。乡试由皇帝委派主考官主持,考场称贡院,分别在8月9日、12日和15日考3场。乡试发正、副榜,放榜之时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乙榜、乙科)。正榜录取称举人(孝廉),第1名叫解元;副榜录取称副贡,不具备参加会试的资格,可入国子监读书。举人具备做官资格,也可于次年进京参加会试。

会试:每3年在京城举行1次,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又称礼闱,举人、监生者方有资格参加。会试在乡试的次年(逢辰、戍、未年)举行,考期在春季2月,又称春闱。分别于2月9、12、15日考3场,中者称贡士(出贡,明经),第1名称会元。会试一般录贡士300名,有参加殿试的资格。经殿试后,贡士都可成进士,但等次不同。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贡士才能参加。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时务策一道,次日读卷、放榜,称甲榜(甲科)。录取分3甲:1甲3名,赐进士及第。其中,第1名称状元(鼎元),一般授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等职;2名探花、3名榜眼一般授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等职,合称三鼎甲。明嘉靖八年(1529)陕西白河(贯籍)状元罗洪先,即被授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一般外放地方任七品或从七品的知县等职。又因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称黄甲(金榜),遂有金榜题名之说。同时,乡试得第1名解元、会试得第1名会元、殿试得1甲第1名状元,合称“三元”,接连考中称“连中三元”。联捷进士指两科或三科接连考中。如,清白河人卫如玉就属联捷进士。其嘉庆十五年(1810)乡试中举人,接着在嘉庆十六年(1811)会试中贡士、殿士中进士(同榜进士林则徐中二甲第4名、卫如玉中三甲76名)。另,乙榜中举人、甲榜中进士而做官者,称“两榜出身”。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开始实行高考全国招生制度。1967年,因“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的全面“造反”“夺权”浪潮席卷全国,高考制度被认为是“旧教育”“旧框框”而取消,全国各大专院校停止招生。1970年6月,根据毛泽东主席“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几年以后,又回到实践中去”指示,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突出政治挂帅,废除文化课考试制度,按“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办法,全国高等学校逐步开始恢复招收“工农兵大学生”,招生模式是“三来三去”( 即社来社去、厂来厂去、哪儿来哪儿去)。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至2019年7月,恢复高考制度已43年。其间,经历过1996—1997年的普通高校招生并轨制,1999年以来的扩大招生规模、调整考试科目、高校自主招生、网上录取等改革。高考制度确立了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引导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和价值取向,为国家选拔了一大批栋梁之才,每一年都牵动着全社会的心。

综合上述,从是否具备做官资格和科举中状元的难度等可得出结论:现今高考仅相当于封建科举童子试(考秀才)。高考成绩优异进清华、北大者,相当于各府(州)学、县学选送升入国子监读书的少量岁贡生;高考被录取者,相当于科举童试合格被录取为生员(秀才),进县儒学、府(州)儒学读书的庠生。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栋梁之才,还要经历高校地勤奋学习、毕业招考聘用和岗位历练等阶段。 

各位高考“状元”们,在“童试”中你们是优胜者,是高考“状元”。可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戒骄戒躁吧!用你们的坚持和坚韧,用你们的勤奋和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行业名副其实的状元吧!

白河县档案史志馆:蔡建中

头条号
白河圈子
介绍
关注白河新闻、民生热点、突发事、新鲜事!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