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殷花是白河县冷水镇红椿村的脱贫劳动力,长期以来照顾上学的女儿,自女儿2021年到安康职业技术学校上学后,她就在附近打零工,维持家庭基本生活,收入低而且极不稳定。在白河县妇联的动员下,她参加了县妇联和县人社局联合组织的免费家政月嫂培训班,经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后,顺利通过考核拿到上岗证,走上月嫂岗位。
“目前,我在北京洁佳姐妹服务中心就业,做育儿嫂,月收入7000元以上,比在家附近打零工时高了很多,而且工作环境非常好。这份工作我特别喜欢,既不担心没有收入而返贫,又改善了全家的生活,我相信将来的日子一定会更加美好”。10月9日,殷花开心地说。
说起王青云,大家也许对这个名字陌生,但是说起白河县香椿基地,应该无人不晓。一次偶然的机会,王青云与香椿结缘,创业的欲望在她心里开始萌发,经过充分的专业学习和市场调研后,跟家人商量用多年积蓄作为启动资金,2017年成立了白河县田青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600余亩发展香椿产业。公司成立后,王青云说干就干,她不怕苦不怕累,带领父老乡亲们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有机香椿芽种植,公司以种苗培育、香椿鲜芽、干香椿、香椿酱制品等为主进行综合开发,先后建立了香椿加工包装生产车间、办公楼、冷链仓库、线上电商直播及线下体验店,累计共投资1200余万元,公司自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产自销产业体系,于2018年被认定为县级农业示范园区。
王青云弯得下腰,事必躬亲,虽然是老板,但经常能在田间地头看到她给香椿树除草、松土,香椿从育苗到采摘的每一个环节她都参与其中,几年时间下来她成了香椿专家了,村民送她外号“香椿王”。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她始终不忘学习,先后参加了各级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不断拓展视野,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
企业不断壮大发展的同时,王青云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发展产业助脱贫”号召,带动父老乡亲们一起致富,她求真务实: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优先使用贫困劳动力、优先吸纳贫困户家庭入股分红等措施,带动本村30余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真正实现了老百姓脱贫致富和公司健康发展双赢的目标!2019年王青云加入白河县女企业家协会,跟协会的企业家们无私分享自己办企业的成功经验,热心主动跟企业家们交流政企相关政策,并积极热心的参与公益事业,同会员们多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家住麻虎镇兴坪村创业青年衷显艳,自小便有着浓浓的乡土情节与迫切想要改变的坚韧,2011年她毅然决然放弃城市里的高薪工作,回到山大沟深、土地瘠薄、信息闭塞的家乡,开始了艰辛的创业旅程---依托当地山林优势,发展以畜牧养殖为主的特色山林经济,创办合作社带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白手起家她以房屋抵押贷款,又向亲戚朋友借钱,建圈舍,学技术,购羊羔,之后,又与村民商谈1000余亩山林柴扒的流转,赴山东、河南等地学习考察,修山路、建厂房、围栅栏、挖水窖,办理相关手续……2013年6月,骏鑫养殖厂成立了。养羊200只,厂房600平米,当年增收8万元。当时兴坪村是市级特困村,她想为贫困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于是在2014年3月,她以注册资金38万元成立了白河县骏鑫合作社,利用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目前厂区建筑面积 3240 平方米,办公用房 240 平方米,厂房1000平方米,圈舍面积2000平方米。拥有大型机械,柔丝打包机一台,小型粉碎机一台,冻库60立方。自2013年至今,合作社累积带动贫困户204,其中入股分红39户,产业带动80户,养羊200只,养猪30头,带动务工30人,其中带动妇女务工15人,帮助妇女就业4人。骏鑫饲料种植基地流转土地 的300 亩,林地2000亩。近年来累计吸纳周边贫困人口71户,合作社发展规模逐渐壮大,让贫困人口“搭车”致富。
像殷花、王青云、衷显艳这样的创业女性在白河县还有很多。在白河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工作实践中,该县积极探索创新,工作呈现新亮点:一是探索构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3+5”工作体制机制,即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两个方面工作任务,由3个工作专班和5个工作小组牵头负责,构建形成“3+5”工作体系布局。从明责、履责、督责、考责、问责等关键环节入手,逐级压实县级领导、牵头单位、成员单位、镇村(社区)责任,构建形成了“板块运作、条块结合、高效协同”的专班工作推进机制。该经验在《陕西工作交流》第52期刊发,被分管副省长批示肯定。二是实施稳岗就业“四百工程”,即“成立百家劳务公司,壮大百家社区工厂,开展百场技能培训,回引百名创业能人”,扎实推进稳岗就业工作,为促进农村群众稳定增收、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被国家乡村振兴局和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作为唯一县(区)在全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推进视频会议上交流发言。省市相继在白河召开了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现场会。三是创新开展党支部领办“乡村金融超市”,即将党建工作与金融服务有机结合,在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乡村金融超市”,由122名支部书记担任金融协理员,负责日常管理、信用村创建、群众贷款初审、信贷资金使用情况监管等日常工作;县农商银行选派55名党员业务骨干担任金融联络员,负责金融政策知识宣讲、群众信用贷款、金融超市日常运行等服务工作;选出100余名道德品质好、服务热情高、经营运行稳定的党员商户担任金融服务员,负责为群众提供小额存取款、生活缴费、社保缴纳等普惠金融服务,实现“网点到村、党员到户、服务到家”。现已累计发放特色信贷产品6750余户7.34亿余元,解决乡村产业发展“贷款难”问题,获陕西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奖。
该县妇联近年来,也在积极发挥女性创业优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扶贫工作总体部署,深入实施巾帼脱贫行动,通过大力开展“巾帼创业创新行动”和“巾帼脱贫行动”,充分发挥培训、政策、产业、社会的优势和力量,重点围绕手工制作、乡村旅游、家政服务等优势产业,积极探索实施“妇联+”模式,建立“妇联+女能人+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贫困户”、“女干部+项目+贫困户”、“女能人+企业+贫困妇女”、“手工协会+培训基地+农户”等工作模式,积极培育新的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通过助推创业女性带动贫困妇女创业就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巾帼在行动中发出了妇联组织最强音,以市场需求、妇女需要为导向,积极联合有关部门和技能培训机构,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家政月嫂、足部修护师、美甲、小吃等职业技能培训,另外创建社区工厂妇女儿童之家17个,促进全县适龄妇女、特别是脱贫家庭妇女就业。据统计,仅2022来累计培训妇女1400余人,培训后实现稳定就业6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