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 [切换站点]
热门站点
白河圈子
同城头条  >  本地  >  安康日报 | 白河 : 文化“铸魂”助力乡村振兴
安康日报 | 白河 : 文化“铸魂”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12月27日 19:30   浏览:624   来源:白河人


图片


图片


白河县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示范宣讲活动。


图片


天宝梯彩农园景区里,民俗节目演出正在进行。


图片


宋家镇歌风春燕茶叶生产示范园。


图片


《水色白河》风情歌舞剧。


图片


白河县道德模范长廊。


图片


卡子镇“戏曲进乡村”活动。


图片


白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投入使用。



近年来,白河县坚持把推动文化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铸魂”工程,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深入挖掘农旅文化特色,有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和活力,努力提升乡村振兴品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以文育民 文化阵地建起来
“在家门口就可以免费读报,国内外大事、新鲜事一目了然,这党报阅报栏建得真好!”一大早,双丰镇双安村的几位老党员便围在阅报栏前津津有味地阅读着当天的报纸,交流着各自的看法。
为进一步延伸宣传触角,满足群众的看报需求,今年以来,白河县陆续在县城广场、各镇建设100余个党报阅报栏,由社区党员干部负责维护管理、报纸更换等工作。每天上午,新报纸准时张贴,群众一抬头就能看到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既营造了阅读氛围、扩大了党的舆论阵地,又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
小小的党报阅报栏是白河县以文育民、成风化俗的一个缩影。漫步于白河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鲜艳夺目,“我的中国梦”“文明实践在行动”“三苦精神在传承”等宣传栏点缀其中;走进滨河路道德模范主题长廊,一块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模范故事展板映入眼帘,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徜徉在各村(社区)乡风文明一条街,导向鲜明、群众喜爱的新民风、基层党建、家规家训、社会治理等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更有道德评议“红黑榜”、居民公约公示栏、善行义举榜晒出文明好风气。“美景”“美德”相得益彰,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前来休闲娱乐、健身消食的居民,引导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铭记于心、白河“三苦”精神付诸于行,为“秦楚边城 水色白河”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文明新风。
据统计,白河县已建成11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22个农家书屋、122处村级文化广场,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形成了覆盖县、镇、村三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依托功能完善的文化阵地,该县常态化组织理论宣讲、新风培育、文艺展演、志愿服务等各类主题宣教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推动文明实践触角延伸至基层“最末梢”。
以文乐民 文化活动热起来
“我饮汉江头 ,你饮汉江尾, 一江清水送北京,共饮一江水。一捧汉江水,甘甜润心扉,白河儿女情谊深,融入一江水……”
今年8月,白河县委、县政府精心打造的重大文艺精品项目《水色白河》风情歌舞剧在县影剧院成功首演。该剧以汉江山水风貌为背景,以白河人文历史为基调,生动演绎了白河人民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三苦”精神,集中反映了白河儿女积极向上、乐观豁达、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整部剧长达75分钟,分为“家在何方、河街旧梦、三苦丰碑、楚风流韵、水色白河、碧珠璀璨”六个篇章,以多元素的艺术手法和精彩纷呈的舞台表演尽显了白河的地域之美、文化之美和生态之美,让现场的观众身临其境,纷纷赞不绝口。
精彩的不止有《水色白河》风情歌舞剧。为精准对接群众文化新需求,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该县坚持因地、因时制宜,立足文旅融合、突出文化惠民、面向广大基层,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前提下,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线下线上群众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传承文化、抒发情怀,真正让基层队伍活了起来、文化场所热了起来、广大群众乐了起来。
初冬时节,党的二十大东风拂过广袤的乡村大地,处处充溢着收获的喜悦。白河县2022年“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相继走进构朳镇、仓上镇,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群众喜欢的文艺节目、贴近群众生活的法律知识送到千家万户。快板《二十大指引新征程》、舞蹈《红色娘子军》、戏曲《智斗》等节目深受群众的欢迎,让村民在家门口过足了“戏瘾”,演出现场掌声连连。
“这个活动搞得好,让我们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这么重视我们的文化生活,我感觉到很幸福!”纸坊社区居民黄江琴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在白河县狮子山社区,看露天电影已经成为居民们的日常。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秦璐便会早早地来到这里,架好放映机,摆放好板凳,等着居民们来看电影,用“小荧幕”点亮了这里的夜生活。
“我们今年共组织了9支放映队伍,到全县各乡镇进行公益电影放映,并在映前播放消防安全、防电信诈骗等宣传片,让群众足不出村也能看到大片,还能学到许多知识,很受群众欢迎。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开展优秀影片展播活动,不断满足村民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秦璐说。
学政策、看表演、观电影……如今,白河县群众的日常“小确幸”常常由镇村举办的一个个活动组成。今年以来,白河县共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义献春联、“戏曲进乡村”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300余场次,统筹开展“强国复兴有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诗词大赛、书画摄影展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100余场次,完成公益电影放映1200余场次,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通了文化惠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以文富民 文化产业兴起来
今年国庆节期间,天宝梯彩农园景区格外热闹,整个景区洋溢着欢声笑语,呈现出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
“趁着天气好,我们出来游玩放松下。这里好吃好玩儿的都多,孩子非常开心。”来自湖北十堰的游客王女士说。天宝梯彩农园景区以“大地艺术 梯彩天宝”为主题,以白河“三苦”精神为魂、以壮丽石坎梯田为景、以休闲农业为基,量身设计了休闲观光、农耕体验、特色农场、亲子娱乐、道教养生等旅游项目。为了丰富游客的文化生活,民俗节目演出、趣味游戏体验、大型游园赏花、音乐篝火晚会、茶艺大赛等精彩活动更是层出叠见,四季不断的花海,宜人的景色配上丰富的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
“只有产业发展‘一二三’齐步走,‘农旅文’深度融合,才能凝聚更多要素,发挥更大效益。”天宝梯彩农园景区负责人刘和兴说。近年来,在白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景区开拓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平均每年的综合性收入稳定在1000万元左右。园区还吸纳了68名本地劳动力在各运营部门稳定就业,常年务工人员超过200人,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200多个家庭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的愿望。
无独有偶,歌风春燕茶叶生产示范园也成为宋家镇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该镇以茶为媒,紧紧围绕“茶旅一体”的综合发展战略,将园区建设与乡村旅游打造有机整合,统筹推进生态茶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同步发展。依托万亩茶叶基地,建设“茶香小镇”,做好“茶”文章。歌风春燕茶叶生产示范园以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为突破口,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修建观景亭3个、观景长廊25米、观景茶壶1个、文化墙1面、花园式老年体验区20余亩,实现了在园中享受观景、品茗、休闲、旅游、度假、购茶等全域服务,形成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格局,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古街里漫步品茶,园区里赏花摘果,山水间运动健身……白河县坚持文化引领,着力构建“秦楚边城 水色白河”旅游品牌,依托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资源,做好农文、农旅融合发展文章,推进“大地艺术、梯彩天宝”“名人故里、茶乡陈庄”“千年银杏、神奇东坡”“木瓜小镇、精诚石梯”“牡丹竞秀、幸福三院”等特色小镇建设,开发山地人家、特色民宿乡村之旅等文旅品牌,打造集旅游观光、教育科普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田园综合体,辐射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实现文化‘育民、乐民、惠民’的功效是关键。”白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军帮如是说。眼下的白河县正将文化“软实力”转化成乡村振兴的“硬支撑”,走出了一条文化先行的乡村振兴路。



头条号
白河人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