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乐年间,皇太子朱棣不想在朝廷权贵们同流合污争权夺利,悄悄出宫云游名山大川寻找修道之地,用脚踩踏山体的硬度,游至汉江河畔松山(湖北郧西县的夹河镇西北边)一脚踏下去山是松地(踩通了)也叫“通山”,再一脚踩到黄龙山确踩出一个大坑(天坑),麻利的换第二脚把山头踩偏了,如今就叫偏头山(在白河县冷水镇境内),最后一脚踏在将台山上,山儿不大确很坚固稳当,台下有一块肥沃黄土坪儿,环顾四周又有群山环抱,寻思到:“如果天下归吾,在此点将一统江山社稷”,于是就有了“年年不离庙山寨、月月不离金南山,天天不离武当山、时时不忘将台山、过往不再踏松山、修炼不到偏头山,祖师练功行大道、道教积德施良善”的民谣,即封将台山五百年必出一名将军。
祖师庙是当地群众的精神寄托,“有一年黑云伴随着恶风暴雨滚滚而来,我惊骇的向祖师爷跪下祷告‘瓢泼的暴风雨让我这土巴房子不一会儿就会倒塌,祖师爷显灵保佑让暴雨不到这一方来啊’,祈祷毕,暴风雨临近钱家山时就退了”。
2011年,当地退休医生到南方深圳市弘法寺参观考察、在武当山修道近二十年的高善会放弃城里优越的居住条件,来到灵验的将台山驻庙,动员有公德心的仁人志士斥资重修祖师庙,当地的善男信女纷纷自愿集资支持修庙,在外工作和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积极响应并慷慨解囊,建成了气派门楼(牌楼)和庙宇,在本地出生的全市知名书法家阮某挥毫泼墨写出“祖师仙山”几个大字,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扬。
前几年的正月初一,凌晨四点钟到钱家山,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直到九点钟才上到将台山给祖师爷上上香。多年来的初一、十五,大河那边的(湖北郧县)和十里八乡的香客络络不绝、川流不息,香火十分旺盛。
现在住居在钱家山的沈氏后辈也很优秀,应验了“行善之家必有余庆”的传统文化,一位农村姑娘经过高考毕业后再通过国家公务员招录选拔,进入省级机关工作,也算是大山之中飞出了一只金凤凰!激励着大山深处青少年学子奋发努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榜样。
冷水镇全家村的有趣民间故事比较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表述了。下一篇请关注《关帝庙传奇》的故事。
图文:赢春鸣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