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人柴儒的曲折进士
明清科举试中,会试和殿试是在同一年接续进行的。会试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今北京)举行的全国性考试,各省乡试中举者才有资格参加。又因会试在各省乡试的次年二月(清乾隆后改为三月)春天举行,称“春试”或“春闱”。会试录取者称“贡士”,第1名称为“会元”,贡士有资格参加同一年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廷试)后即公布用黄纸书写的进士榜(甲榜),一般以会试和殿试这年的皇帝年号和农历纪年加该科状元称该榜进士。如,明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罗洪先榜。
明清时,白河有史志资料可查的进士仅寥寥7人。其中,明朝白河进士为罗循、罗洪先父子和柴氏的柴儒、柴应乾。而对柴儒所中进士榜却有不同记载:“柴儒,正德十六年(1521)辛巳杨惟聪榜。”(清嘉庆、光绪《白河县志》)“柴儒,正德十六年庚辰科进士。”《安康历代名人录》”明正德十五年(1520)是庚辰年,该年二月是科举中的会试年。进士榜应是正德十五年庚辰杨惟聪榜。辛巳又不是会试年,怎么记成正德十六年辛巳杨惟聪榜呢?难道是记载错误?答案是记载没错!那庚辰年会试为什么第二年辛巳放榜呢?白河人柴儒有怎样的曲折进士路呢?这点历史奇趣,与明朝第10位皇帝武宗朱厚照荒谬奇葩的行事作风直接有关。
明武宗(年号正德,1506--1521在位)朱厚照是明孝宗(年号弘治,1488—1505在位)长子,也是孝宗唯一成人的儿子。明孝宗朱祐樘系明宪宗一次偶然的留宿,致宫女纪氏怀孕所生。在宪宗宠妃万贵妃地捕杀迫害下,宫女们冒着杀头危险秘密隐藏孝宗。并抚养至6岁时,才被宪宗知道并相认。明孝宗是一位勤政、宽容、恤民而颇有作为的皇帝,史称“弘治中兴”。其后宫只有张皇后一妻。与父亲坎坷不幸的童年相反,机智聪颖、喜欢骑射的朱厚照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当皇帝后,既有诛刘瑾、平安化王和宁王之乱的刚毅果断;又呈现出贪杯、好色、尚兵以及好嬉游玩乐、行事随心所欲的荒谬奇葩一面。恰是这荒谬奇葩,让朱厚照31岁即送命,也造成了明科举试中庚辰贡士辛巳进士的历史奇趣。
科考西安籍的白河县人柴儒,正德八年(1513)癸酉乙科中举人。7年后柴儒再次赴京师(今北京),参加正德十五年(1520)庚辰年二月的礼部会试。在连考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场后,终被录取为贡士。正当踌躇满志的柴儒准备参加三月的廷试时,传来了明武宗南巡、廷试推后举行的坏消息。原来,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四日,江西宁王起兵作乱。好大喜功的明武宗即以此为借口,再次以“大将军朱寿”名率军御驾亲征。七月二十六日,提督南赣汀漳军务副都御史王守仁(别号阳明)平定叛乱并俘获宁王。八月二十二日,朱厚照率大军从京师出发。到涿州时,王守仁捷奏报至。武宗却秘而不发,继续会和刘美人进行所谓的“南征平叛”,一路游山玩水、打猎狎妓。至十二月,才到南京,就呆着不走了。
明正德十五年(1520)三月,在京师翘首等待廷试的贡士们,只能无限期的等待。闰八月,明武宗才同意接受王守仁献江西宁王等俘虏,并北返。九月,武宗在清江浦(今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渔于积水池,舟覆,救免,遂不豫。”正德十六年正月,因水呛入肺、惶恐惊悸而染疾的武宗回到京师。然已吐血不起,三月即死去。
明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由于明武宗无子嗣,张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迎立湖北安陆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武宗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即明世宗。五月,柴儒等正德十五年庚辰年贡士们,才得以参加明世宗(1522年改年号嘉靖,1522—1566在位)主持的廷试,并下诏赐进士。因此,柴儒等正德十六年辛巳杨惟聪榜进士,也可称正德十六年庚辰科进士。正是明武宗行事随心所欲的荒谬奇葩,才出现明科举中庚辰会试第二年辛巳放榜的历史奇趣,造成了柴儒的曲折进士路。
白河档案史志馆:蔡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