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 [切换站点]
热门站点
白河圈子
同城头条  >  本地  >  西营司法所:拖欠工资起纷争 法律援助显神通
西营司法所:拖欠工资起纷争 法律援助显神通
2023年05月16日 19:30   浏览:276   来源:白河人


5月15日上午,秦某在西营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收到张某通过微信转来的拖欠长达两年之久的4000元务工工资时,喜极而泣!对西营司法所长说:“你去年在我们村上法治报告会上讲,有了困难找司法,司法帮您解疙瘩,有了问题找司法,司法帮您想办法,您们真正做到了,兑现了承诺,我感谢你们”!

图片

今天是秦某第二次来到西营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秦某因意外失去左手臂,是一名重度残疾人。2021年,经亲戚介绍,秦某随亲戚一起赴河南郑州到张某(安康旬阳籍人)承包的砖瓦厂务工。务工结束后,张某应向秦某支付工资7000元,张某以资金紧张为由,仅向秦某支付3000元,承诺剩余4000元将在年底前向秦某支付到位。应秦某要求,张某为秦某出具务工欠条一张。约定支付时间到后,秦某向张某催要,张某以资金紧张为由,拒绝支付,后直接拒接秦某电话。张某非白河籍人,举家常年外出务工,又极少回家,秦某无法当面索要。秦某不得己,于2023年4月12日,来到西营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寻求法律援助。西营司法所长经了解情况后,当即通过电话与张某取得联系,张某在外省务工,对拖欠秦某工资的事实均予认可,但态度极其固执,以无钱为由,拒绝支付。西营司法所长在电话中耐心细致向张某宣传讲解《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了如不支付将会承担的法律后果,责令他立即支付。并加了张某的微信,通过微信于情、于理、于法给张某做工作,张某最终承诺在2023年5月1日前支付,后某回家等候。

图片

5月15日,西营司法所长在对秦某的回访中得知,张某并未兑现在5月1日前向秦某支付拖欠工资款的承诺,随即请秦某来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再次进行沟通处理。司法所长和张某电话联系后,张某态度极其恶劣,经反复劝说、做工作无效后,西营司法所长当即警告张某勿藐视法律,并告知张某,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将为秦某免费提供法律援助,会立即到张某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某在支付拖欠工资的同时,同时赔偿秦某因追索工资而造成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等损失。同时会申请诉求保全,请求人民法院冻结张某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账户。后立即帮秦某代写了诉状、诉前保全申请书,通过微信当即发给了张某,张某看到相关文书后,立即服软,当即表示向秦某支付拖欠的工资,不到五分钟,秦某手机微信就收到了张某4000元的转款。

图片

这只是西营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维护外出务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西营司法所始终将法律援助工作作为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力抓手来抓。一是强化镇、村阵地建设。充分利用镇、村(社区)综治中心现有房屋和办公设施,科学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悬挂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标识牌。全镇各村(社区)均培养2名法律明白人,确保镇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有办公场所,有办公人员。二是夯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落实。为镇、村(社区)确定了1名具备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人员担任法律顾问,并颁发聘书。镇、村法律顾问每月到村,引导镇、村(社区)干部依法治村,引导村民学法守法,引导村民依法表达诉求,并参与疑难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三是扎实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利用镇、村(社区)组织召开的各类会议、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群众生活的法律援助宣传活动,使人民群众知晓法律援助的范围、受理程序。四是开展各类法律援助活动。积极协调镇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意见、心理疏导,代写法律文书等工作。积极协调公证机构对法律援助受援人提供上门服务,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图片

截至目前,镇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室)累计开展矛盾纠纷调处400余件,开展法治宣传100余场次,提供法律咨询700余人次,提供法律意见50余条,代写法律文书150余份,追回务工工资50余万元。通过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夯实了基层治理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法治保障。




 图/文:洪元文     编辑:凡泽艳      审核:周美清


头条号
白河人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