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 [切换站点]
热门站点
白河圈子
同城头条  >  本地  >  赏心乐事汪家院
赏心乐事汪家院
2019年10月30日 17:50   浏览:30   来源:白河圈子


深秋时节,下地干活回来的汪尊奎站在自家安置小区院子里,迎着落日,看着趴在新房子阳台上喊自己回家吃饭的小孙女,心里就像刚在山上吃的甜柿子一样,又甜又软。这样的日子,放在五年前,汪尊奎可是都想象不到。

五年前,家住白河县双丰镇闫家村的汪尊奎一家还是贫困户,他本人身有残疾,老伴儿患有脑梗,儿子外出务工,女儿上大学,一家人住的土坯房还是十几年前举全家之力建造的。房子建起,家底儿也就空了,年轻力壮的儿子选择外出务工,家里老两口身体不好,只能坚持着种些玉米黄豆等粮食作物,养上一些家禽牲畜,加上儿子务工的收入,一家人的日子也慢慢开始好转。但是老汪心里始终悬着一件事:年久失修的土坯房已经开始漏水和裂缝了。
直到2014年,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闫家村按照政策和既定程序将没有安全住房的汪家纳入贫困户,在闫家中心村统规统建了安置小区,老汪分到了一套新房子。住房问题一解决,老汪就开始琢磨着怎么把日子过的更好。

正巧,为了照顾女儿上学,儿媳孙俊晓决定不再外出务工,在家里照顾老小。孙俊晓是个好学也好强的人,不愿跟其他妇女一样在家闲着,开始自己买书学习养蜂技术,再结合汪尊奎在当地养蜂的“土办法”,在家里养了十几桶蜂。村上了解这个情况之后,又多次组织孙俊晓先后参加了县镇村的养蜂技术培训。这一学,汪家的养蜂事业算是入了门。学了技术的汪尊奎坚持天然养蜂,总是把蜂桶放到深山里,让蜜蜂采最干净的花,产最甜的蜜。虽然每次去看护蜂桶都要走几十里山路,偶尔还有蜜蜂“集体出逃”,但是这种坚持让汪家的蜂蜜品质格外的好,每次产蜜都供不应求。

养蜂的同时,汪尊奎夫妻俩又把房前屋后和山上都种上了茶叶、甘蔗、玉米,还养了几头猪、几十只鸡。一家人的勤劳让家里的产业越来越兴旺,收入也越来越可观,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顺遂。

2018年,汪尊奎一家顺利搬入新建成的闫家村中心安置点,女儿汪瑞超毕业后顺利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儿媳孙俊晓也在村里的社区工厂找到了工作,就连汪尊奎也因为忠厚老实被村里聘为保洁员。到了年底,汪家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900元,顺利脱贫。
脱贫后,汪尊奎一家更有信心和奔头了。2019年,因为新房子就在学校隔壁,家里的养蜂产业也稳定了,儿媳妇孙俊晓就把孩子交给汪尊奎夫妇照顾,自己参加了足部修护师培训后到远元集团广东湛江店务工,又为家里增加了一笔稳定收入。

说起汪尊奎一家如今的日子,村支部书记吴治安总喜欢用一句诗来总结:“赏心乐事汪家院,勤劳致富比蜜甜。”

作者:董意丽

头条号
白河圈子
介绍
关注白河新闻、民生热点、突发事、新鲜事!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