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 [切换站点]
热门站点
白河圈子
同城头条  >  本地  >  中厂镇:激活人才“动力源” 按下发展“加速键”
中厂镇:激活人才“动力源” 按下发展“加速键”
2023年10月10日 19:30   浏览:214   来源:白河人


嗅着格桑花海的芳香,咂一口沁人心脾的木瓜冰酒,看成群的黑猪在山林间觅食、成片的木瓜林硕果满枝,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的中厂镇,这样的活泼画面已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近年来,中厂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成立产业联盟党委、第一书记组团销售当地特产、乡村振兴“特派员”田间问诊等举措协同推进产业发展,为产业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木瓜产业从“单打”到“团战”
“过几天有20人的旅行团来参观木瓜产品展馆,还要去木瓜园中看一看格桑花,请大家做好迎接客人的准备。”中厂镇木瓜小镇产业联盟党委书记吴浩一边与社区两委班子、党员志愿者、企业员工一起清理道路沿线一边说。

图片

产业联盟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协作、资源联享、全域发展”思路,统筹镇辖区木瓜核心园区涉及的4个社区党支部和2个非公企业党支部,以特色木瓜产业和区域产业互补为基础,减少同质化竞争,沿红石河流域建设木瓜产业“大动脉”,串联区域内木瓜种植、木瓜深加工、木瓜产品研发、民俗文化体验和乡村全域旅游等多个产业元素,进一步延展和拓宽木瓜上下游产业链。建立4个社区村干部交叉培养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特长统一调度任命和使用,指导木瓜企业与全镇9个社区签订8500亩木瓜园管护协议,每年递增和保底收购果农木瓜果,园区管护和原料采购带动1200余户群众增收3000元以上,努力实现区域平衡、优势互补、抱团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十四五期间,联盟党委坚持木瓜产业一盘棋思维,计划新建高标准木瓜观光园8个3800亩,引进木瓜系列企业5家,新研发木瓜系列产品10余种,形成4-5个木瓜系列拳头产品,建好大坪木瓜美食一条街,培育星级特色农家乐和特色体验民宿50家以上,真正将木瓜产业打造成农户有收益、企业有效益的富民产业。”镇党委书记余兴海说。
产品销售由“线下”到“线上”
“我这个园子的葡萄马上成熟了,往年宣传没跟上,销路不太好,听说你们有卖木瓜产品的线上带货经验,也给我分享分享呗!”。中厂镇第一书记服务团在开展交流观摩活动时,园区负责人付永胜向前来交流的服务团成员提出自己的需求。

图片

今年5月,中厂镇党委印发了《关于推行第一书记“组团服务、星级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实行第一书记“一镇一团”战略,镇级服务团每月轮流到村开展一次观摩交流活动,总结经验、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同步成立中厂镇第一书记带货团,将镇内5名第一书记全部纳入带货团成员,探索建立了中厂镇木瓜小镇“第一书记带货驿站”,组织第一书记运用新兴媒体销售中厂镇农特产品,形成“党建+电商”新模式,助力中厂土特产走出去。
“以前木瓜产品多在白河本地售卖,现在好了,有了线上带货,产品再也不愁销路了。”木瓜食品加工企业负责人雷银礼说。通过线上+线下售卖,中厂镇木瓜系列产品日均销售金额4万余元。
田间难题变“坐诊”为“送诊”
“你看这棵木瓜树没有修枝,虫子也多,在平时的管护中,不仅要在开花前期修剪,更要定期做好病虫害防治......”在新厂社区的木瓜园内,“特派员”刘侠指着眼前的木瓜树对左祖富说道。
左祖富是富园绿化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在新厂社区拥有300多亩的木瓜园,但最近却碰上了个难题,部分木瓜果个头普遍偏小,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产量,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了解到这一问题后,乡村振兴“特派员”刘侠便到果园进行了查看、研究,给出了技术指导和具体建议。

图片

中厂镇紧扣镇级经济发展需求,在征集当地木瓜种植户问题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各类人才专业特长、工作经验和个人意愿,采取“农户点单+组织派单”的方式,从退出领导岗位职级干部、优秀年轻干部、专业技术干部“三类人员”中选派合适人选到各村(社区)担任“特派员”,刘侠便是其中之一。 自被组织选派到中厂镇后,特派员的手机成了24小时“技术答疑热线”。目前,全镇开办的撂荒地复垦种植小课堂已常态化开展,根据节令,一地一方案,累计指导辖区种植荞麦、小粒黄豆等20余次。
下一步,中厂镇将进一步整合四支队伍、专业技术人员、两代一委、乡贤等人才力量,搭建帮扶聚智、协同推进、共智共享的平台,切实以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推动镇域高质量发展。

图片


来源:中厂镇

作者:王  婷


头条号
白河人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