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乡村,清风徐徐,阳光和煦。行走在仓上镇的乡村田野,挖掘机的马达声、村民们播种大豆玉米的说笑声不时从南山北坡传来,随处可见复垦春播的生产场面。
在仓坪村叶家坡的,一台挖掘机正“轰轰”的吼着掘地翻土,作业臂不停地左右摆动,上下起落,像在书写乡村振兴的大地诗行;翻挖过的土壤冒着热气,散发出泥土的气息,一群村民忙着整地清除杂草,为播种做好准备。翻过一面山,来到河边一处山坳上,同样看到有挖机在复垦作业。乡村的春天,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正在复垦的这两块撂荒地,有一百多亩,由本村经营主体‘飞翔公司’流转后连片开发治理。按照要求,今年都将统一种上大豆玉米。”一起来的仓坪村干部告诉我们,撂荒地流转开发,保住粮食安全的同时,还让好多因各种原因没有出门的劳力,有了临时性务工挣钱的机会,增加了村民经济收入。
同样在天宝、东庄、槐坪、灯塔、农庄等村,早茬大豆玉米复合套作依然在忙碌有序地按要求播种,闲置地、撂荒地复垦复种也在同步进行。农庄村的一些农户为了抢时增产,还沿用了往年“营养钵”育苗的技术,让晚茬庄稼收到早茬一样的效果。今年春耕,很多农户都采用机械犁地耙地,新翻的土层深厚,特别是新复垦的耕地土壤经过深挖改良,春天播下希望,秋天必定收获满仓!
仓上镇位于中高山区,人均耕地占比较低,上世纪兴修的基本农田逐步退耕老化。移民搬迁、农民工长期外出等原因使得大量耕地荒芜。今年开春以来,根据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关于耕地保护的政策要求,大力推动经营主体集约流转撂荒地开发治理,复耕复种,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并通过大豆玉米复合套种技术培训和落实粮食补贴政策,激发农户种粮积极性。
保障“米袋子”安全,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撂荒地整治中,镇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深入村组农户,利用院落会、走访摸排等多种形式宣传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和政策要求,引导广大农民和社会各方力量,主动参与撂荒地复耕开发,代耕代种;鼓励龙头企业、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规模流转抛荒耕地,支持培育复垦复种示范样板,在全镇兴起了复垦稳粮的大生产热潮。
下一步,仓上镇将进一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生态优先,科学解决耕地“非粮化”问题,有规划有步骤的复耕复垦撂荒地,推动粮油发展,农民增收,让“沉睡”的土地“活”起来,让土地的效益发挥出来,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有序衔接乡村振兴。
在这里小编也要提示大家: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基本农田是用来种粮食的,每个人都应有耕地保护意识,不得以任何形式和方法侵占或者改变用途!对弃耕撂荒耕地1年以上的,将停止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停止承包经营者享受各项奖励政策,待复耕复种后重新纳入补贴范围;对撂荒2年以上的,将依法追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并按承包合同收缴违约金;对连续撂荒3年以上的承包方将纳入本地不良信用记录。
作者:朱明富
编辑:吴 瑞
审核:李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