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快乐
无论过得多久,都忘不了坐在教室里
听着老师讲课的时光,
或许,在很多人的眼中,
老师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职业,
但是,当他们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
世上最沉重的责任就肩负在他们身上,
他们扛起的,是未来!
时间是一条线
美了时光,惊艳流年
四季串联
与老师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但大家都知道教师节的来历吗
那就让小编告诉你们吧
此图来源于百度
1981年8月30日,《光明日报》头版刊登“建议建立教师节”的“读者来信”。
1981年11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审议了中国民主促进会以徐伯昕为代表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的《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第170号)。
1984年底,北京师范大学王梓坤校长邀请陶大镛、钟敬文、启功、朱智贤、赵擎寰、黄济等教授举行座谈会和记者招待会,倡议每年的九月为尊师重教月,九月中的一天为全国教师节。《北京晚报》等媒体分别刊登了这项倡议。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议案,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我国教师节。
1985年9月10日,第一届教师节庆祝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两万余人参加大会。
时间越是向前走
人就变得越是念旧
这么多年来老师的那些经典语句
仍在耳边环绕
我再讲两分钟就下课
这是一道送分题
今天美术老师有事,这节课我来上
你们是我教过的最差的一届
都盯着书干什么,看黑板啊!
都盯着黑板干什么,看我啊!
都盯着我干什么,看书啊!
这道题我上次就是写在黑板的这个位置
整层楼就你们班最吵
对老师的这些“口头禅”
当时的我们总是一味地埋怨
总是听完弃之
而现在回首看来
有的却是满心的温暖
他们以手执笔,字里行间挥洒智慧如晨曦般照耀着我们。年少的我们,在人生路上,有太多困惑。最了解我们的老师总为我们指引方向,一路伴我们成长。
说完这些,让我们仔细想想那些年老师为我们所付出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乡村教师】这个称谓,乡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活”灵魂,是农村学生睁眼看外部世界的“第一面镜子”。
为此还特意设置了寻找最美乡村的栏目和最美乡村教师的奖项,让我们来看两则关于他们和学生的故事。
独腿教师39年坚守乡村讲台:学校是我的家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左坊镇清江小学独腿教师江昭奇在上课。三尺讲台,他单腿一站,就是39年。
39年,学生走了一拨又一拨,教师走了一批又一批,不论亲人怎么阻拦,朋友如何劝说,他始终不渝,在一个偏远乡村小学,满腔热情地将全部精力集中到工作上,将全部心血倾注给学生。
(此图来源于人民日报网)
为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江昭奇常常夜以继日,不断加强自学、钻研教材。多年来,他坚持自费订阅了不少教育教学刊物,购买了多种教育教学书籍,有空就认真学习,摘录笔记。他还认真钻研数字化教学技术,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此图来源于人民日报)
他的学生常说:“江老师每堂课都讲的非常有趣,我们特别喜欢听江老师讲的课。”江昭奇从不轻易请假。2014年5月,江昭奇胃炎反复发作,上课时经常疼得汗珠子滚落在教科书上,可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业,直到学校放暑假了,他才到县医院住院治疗。
(此图来源于人民日报)
由于农村小学条件差,不少教师纷纷改行或调走,清江小学教师愈来愈少了,江昭奇一人要上几人的课,且兼教语文、数学、美术等多门课程,但他从无怨言,不挑不拣,坚守岗位,一丝不苟的完成各项教学工作。亲朋好友常劝他多花些时间照顾自己的家庭。他却说:“学校也是我的家啊!”
乡村教师支月英:一生只为一事来
她是“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人大代表支月英38年来执着坚守偏远山区教育事业的典型事迹,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
1980年,19岁的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来到离家乡进贤县两百多公里外的大山深处——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此图来源于微博)
然而,面对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看到家长对教师的期盼,支月英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并用实际行动改变着乡村小学的面貌。
校舍年久未修、窗户四处漏风,她自己买来薄膜和钉子,把窗户钉好;孩子们的课本、教学用的粉笔,她步行肩挑手提运上山;有的家长交不起学费,她就帮着垫付;山里的人重男轻女,很多家庭不让女孩子上学,她就挨家挨户、苦口婆心上门做工作,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在家。
(此图来源于微博)
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支月英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们。38年来,她教育了整整两代人,先后培养1000多名学生走出大山,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她依然继续在大山深处坚守。
每当有学生回来看望她,亲切拥抱她的时候,支月英总会高兴地说:“这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时刻。”
眼看就要退休了,支月英在学校反而更忙了。她想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用在山区孩子们的教育事业上。支月英说:“如果这里还需要老师,只要我身体允许,我会继续在这里任教。”
(此图来源于微博)
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山区守望者,正如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辞所说:“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
同样的还有那些杰出的感动中国的人民教师们,他们的付出和奉献,值得我们致敬,一起感恩!
莫振高:化作光明烛
(此图来源于百度)
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莫振高是广西都安高中原校长。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为了帮助更多学生,他利用休息时间,在全国各地做演讲,筹集善款3000多万,助1.8万名学子圆大学梦。被大家亲切的称为“莫爸爸”,“化缘校长”。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
格桑德吉:悬崖边上的护梦人
(此图来源于百度)
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把知识一点点注入一个个乡村。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自河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她毅然回到家乡西藏。为了孩子不停课,她曾不顾六个月身孕去别村上课。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是她,让西藏山区孩子们的求学梦照进现实。
教诲如春风
师恩深似海
三尺讲台上
老师的讲课那般绘声绘色
他们将所知所思
悉心教授给我们
让我们羽翼丰满
视野开拓
因此,有人说
老师就像一束火烛
燃烧了自己
照亮了他人
我们征集了一些对老师的告白,不知道是否能唤醒你对老师的记忆呢?
@作业本比我脸还干净
老师,你是我一生的挚友,师生一程,三生有幸。
@南烟
名师授知出高徒,浓浓师恩似海深。
@珍惜一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等一个人
老师,每当喊你“老师”的时候,总觉得时光被定格在了那段读书的日子。
你的时间有限,你的精力有限,你有事业亲人好友,你还有来来往往那么多学生,如果还有闲暇,请一定要用来好好照顾自己,毕竟你是那么多人的光。
愿所有人都给予你温柔的力量,就像你曾经给予我的一样。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无数次难题缠身时
老师总会助我们屡清思路寻方法
无数次山重水复时
老师总会帮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
无数次陷入迷茫时
老师总会替我们拨开云雾见青天
当我们抱怨老师
布置的作业过重时
老师又何尝不是
孜孜备课伏案至深夜
因此,有人说
老师是一名园丁
不惜汗水与辛劳
只求一片满园芬芳
感谢在最好的年华
因为有您循循善诱的教导
才有了我们如此精彩的人生
教师节之际
轻轻的一声问候
教师节快乐
惟系师恩难忘
惟愿幸福安康
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