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时节,走进白河县茅坪镇田湾村。微风袭来,心旷神怡。所到之处,满眼翠绿,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掩映在树丛中,社区广场上老人惬意地晒着太阳,小孩在健身器材上锻炼玩耍……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扑面而来,让人眼前一亮。
脱贫攻坚的“春风”吹来,让这个田湾小山村“旧貌焕新颜”,为了让乡亲们过上更富裕的生活,乡村振兴伊始,镇村两级找到了一条更适合田湾村发展的路子。曾经的田湾村,交通不便,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到如今硬化路宽阔平坦,小洋楼鳞次栉比。“现在村里环境好了,有广场了,闲暇的时候还可以跳个广场舞,挺舒坦。”今年70多岁的胡氏高兴地说。
近年来,田湾村从难点入手,向短板发力,通过实行党员干部包片责任制,发动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整改问题厕所6户,硬化道路4.5公里,安装道沿栅栏200米,栽植各种绿化树60余棵,绘制各类墙体宣传画327平方米。全村共设置有垃圾屋7处,垃圾箱20个,保洁员7名,每月定期开展一次村组干部和所有公益岗参入的卫生大清扫,垃圾集中运输,保持村内环境卫生整洁。完成了9组至12组的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清理路边杂草,引导群众“扫干净、摆整齐、清污淤”,拆除影响环境的圈厕8处,完成了9组居民点的人居环境提升项目,为群众建设了集中晾晒区,完成了田湾村11组3.5公里产业路修复工程,促进了村内农业产业发展。
青山掩映,碧水环绕,富有特色的风味农家乐,富有神秘探险的五龙尖……田湾村的乡村图景,满足了不少人城里人对田园闲适生活的想象。
“厌倦了城市的车水马龙,喜欢骑行的驴友,来到田湾村感觉到了‘世外桃源’。”来自白河一中的陈绪生老师说道。田湾村柳林鱼庄的豉香中华鲟、农家闷土鸡,酱香娃娃鱼……一道道农家“精美”的味道让人流连忘返,引得游客赞不绝口,品尝地道的农家菜,玩得不亦乐乎。
田湾村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优势,吸引外地客商投资办厂,五龙尖山流下一脉涓涓水,流经一村一落皆风景,这里吸引人的除了望得见的山、看得见的水,还有活力满满的乡村产业。如今,“家门口”就业,既挣钱又能照看一家老小,这让田湾村的仇启明感触颇深。以前在外地打工一年也落不下几个钱,现在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生活过得滋润幸福。
近年来,田湾村在打造和美乡村的同时,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按照“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模式,依托五峰茶叶产业资源,以茶叶专业合作社为主的3个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实现稳定增收。五峰生态茶园专业合作社,带动60户群众发展茶叶种植总面积4000余亩,年可生产茶叶6吨;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吸纳务工、反包倒租、收鲜叶等方式带动群众平均每户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并且将园区申报为中小学生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对园区的改造提升,向农旅融合发展转型,目前已取得成效;白河县程记养蜂专业合作社、田湾阳荷种植专业合作社、余加坤养猪合作社等3个合作社带动群众89户,通过发展阳荷姜、养猪、养蜂、养牛、养羊等产业实现增收,每年每户增收2000元以上;发展集体经济,按程序将集体经济资金230万元注入本村龙头企业五峰茶叶有限公司180万元和本镇经济联合总社50万元,每年取得6%的固定收益;通过苏陕协作工程引入的毛绒玩具分厂,解决就业岗位20个。
“以庭院经济为抓手,田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产前指导服务、产中技术服务、产后销售服务三支队伍,将农户的农副产品进行整合、注册‘田湾土货’商标进行出售,保证农户收益,也可以带动集体经济增收。”白河县茅坪镇田湾村支部书记陈绪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