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 [切换站点]
热门站点
白河圈子
同城头条  >  本地  >  路通了,脱贫的路子也宽了
路通了,脱贫的路子也宽了
2020年07月31日 07:54   浏览:569   来源:微白河
  “这个路不修,山里的产品出不去,变不了钱,生活用品进不来,看病就医和进一趟县城的确困难,就是从山上下来就得一两个小时。”家住仓上镇农庄村一组的王敦发指着门前的“油路”,对进村入户的帮扶干部说道。

  “现在方便了,原来的坑坑洼洼的水泥路现在是平整的柏油路,路面也宽了不少,村里面有了毛绒玩具厂,前些年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也陆陆续续回来了,既照顾了家庭,也把钱给挣了。”王敦发说。

  王敦发所说的“油路”是裴元四级公路,2019年8月建成投用,全长14公里,将仓上集镇和镇域内3个深度贫困村串联起来,班线客车直接开到最后一个行政村,群众到集镇和县城办事方便了,外来客商在村里办起了毛绒玩具厂,还把山里的蜂蜜、甘蔗酒运了出去,不仅解决了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还将原来的“土货”卖出了好价钱。

  “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裴元路的建成对农村产业的促进,仅仅是白河交通脱贫的一个缩影。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白河交通人始终坚持“精准扶贫脱贫,道路交通先行”,扎实推进“交通+产业+扶贫”模式,修建的一条条脱贫路,不但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依托密集编织的产业路网,通过土地流转、集约经营,全县建成96个现代农业园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00多家,带动全县发展特色农林产业近40万亩,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光皮木瓜、白河茶叶、油用牡丹、碳基肥料、生态养殖、健康养老、生态旅游、特色石材”为主的八大产业体系。
  路通了,环境美了,条件改善了,吸引了500多名外出能人返乡投资兴业,并探索出了仓上天宝“山上修路建园区、山下修路建社区、农民就地变工人”、冷水三院“修山间产业路、还山上生态林、建山下新社区、办社区新工厂、育时代新农民”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续发展的典型案例。
  路通了,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因路而富,美丽富裕新白河的县域发展之路也越走越宽。

作者:王继波

END

主编:杨宗发丨副主编:汪银春
责编:李清泉


头条号
微白河
介绍
分享白河每天发生的新鲜事,推介白河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和自然风光。
推荐头条